本鄉行政區域
本「鄉」行政區域的行成,從宣統元年(西元1909年)設崁頭屋區時期開始,再此之前僅為苗栗一堡內的街庄,直接由苗栗一堡管轄;崁頭屋區下面管轄崁頭屋、二崗坪、枋寮坑、仁隆、外獅潭、老田寮等六庄。民國9年屬於新竹州苗栗郡頭屋庄時,本鄉再劃分為九保,分別是:朳子崗保、外獅潭保、老田寮保、北坑保、仁隆保、二崗坪保、天花湖保、枋寮坑保及頭屋保,分設保正ㄧ人。民國35年改隸新竹縣苗栗區頭屋鄉,九保同時更名為九村:頭屋保→頭屋村、朳子崗保→象山村、外獅潭保→獅潭村、老田寮保→明德村、北坑保→北坑村、仁隆保→仁隆村、二崗坪保→曲洞村、天花湖保→飛鳳村、枋寮坑保→鳴鳳村。
民國66年行政區域調整,仁隆村因明德水庫的興建,村民陸續移出,戶數大量減少的結果,於67年裁撤行政區,原轄區大部分併入明德村,部份歸於鳴鳳村,本鄉行政區逐由九村減為八村,直到今日。
各村介紹
頭屋村
地當後龍溪納其支流老田寮溪處的凸岸的河階上,地形以老田寮溪分為兩部分,以北為錦水丘陵,以南則為頭屋丘陵。本村舊名崁頭屋,蓋「崁」字客語意指上下兩平坦地形間的小崖,而崁頭屋的崁字意指頭屋國小西側至後龍溪河堤間的小崖,昔日墾戶的聚落在此崖之下,故得名。本村為頭屋鄉最早開發之處,苗栗縣志記載,「乾隆二年(一七三七),鎮平人張清九開墾嘉志閣,子盛仁世居嘉盛,裔孫張昌棋遷崁頭屋。」;台灣舊地名之沿革記載,「乾隆年間墾戶張盛仁、謝超南入墾今頭屋村。」「今頭屋村多張、范、徐姓客籍居民。」,「頭屋鄉老田寮溪流域之墾殖事業,在乾隆年間由廣東省鎮平縣人湯孔任、巫玉生、巫玉長及來自楊梅地方的五華縣人古揚基、古招基、古厚基、古尾基等兄弟所推展;至嘉慶年間,再有鎮平縣人徐金昇入墾於此。」,故本村開發,乃至本鄉開發時間約在乾隆初年;而沈茂蔭撰修的苗栗縣志則紀錄,「崁頭厝街再縣治之東,距城六里。同治初年成市。」故知本村在同治間已成為一熱鬧街市,為附近地區往來苗栗地區的交通重地。
頭屋村面積2.5420平方公里。
象山村
舊名朳仔崗,為八角崠山脈支脈,昔日山丘上長滿芭樂樹,客家話稱「朳仔」,故得名;在尖豐路上有岡見橋,即指站在橋上便可望視整個山丘地形。又今玉衡宮所在山麓,為象形,當地人稱象山,今村名由此而來。
本村開發與頭屋村相連,略遲於頭屋村,然而再光緒十九年的苗栗縣志中便有朳仔崗庄的記載;日據時期本村一度為崁頭屋庄的小字,後仍獨立設保。民國七十二年的台灣舊地名之沿革中記載;本村多為彭姓客家人。今朳仔崗地區仍多彭姓,濫坑則多邱姓。
象山村面積4.2350平方公里。
曲洞村
在頭屋鄉西南,西臨後龍溪與苗栗市為界,南以墨硯山與公館北河村為界,東接飛鳳村,北連頭屋村。舊名「二崗坪」保,蓋因本村舊庄在二崗坪(由來見後)得名,民國三十五年,因沙河谷彎彎曲曲自二崗坪深入山中,改為曲洞村。另有一說指本村曲洞宮,原名會善堂,於民國二十四年台灣中部大地震時損塌,遂於現址另建宮殿,當時神明爻意命名為「曲洞宮」,雖然居民仍以原名稱之,直到民國六十年才改為曲洞宮,但民國三十五年變更村名時,當地居民有人憶及此事,乃提議以曲洞為村名。
本村的開發最早有道卡斯平埔族貓閣社人於乾隆四十七年遷入,並建立番社;漢人入墾年代不詳,但在光緒十九年完稿的苗栗縣志中,已有二崗坪庄的記載。本村居民以范姓居多;今則以劉、謝姓較多。
曲洞村面積7.9540平方公里。
飛鳳村
本村舊名天花湖,清光緒十九年編撰的苗栗縣志已有天花湖庄的記載;日據時期曾為二崗坪庄下的小字。光緒年間墾戶黃南球進墾此地,留下「南球」的地名。至於天花湖地名由來眾說紛紜,有日過去天花或性病患者皆被送至此地,任其自生自滅,故得名;又有謂此地多風月場所,故名之;更有稱此地男子風流成性、桃色新聞頻傳之故,今已無從考證何者為是。今居民多徐、潘姓。
此外,本村有一「番王」,名曰攀運來,當地人稱「鳥母」,據其神祖牌上記載,為六世武信騎尉英正運來,而從其先祖名字推敲,應為原住民無誤;據其孫媳婦潘貴葉表示,番王生前娶妻三人,大、二夫人皆為原住民,二夫人曾於番王與黃南球相爭時救過番王,乃娶之為妻,三夫人為客籍絕色美女,人稱「阿妮娘」;番王受封於清朝(從祖宗牌上判斷應為武官),曾在大溪述職,後調至苗栗新英里坪頂地區,日據初期亡走日本,後返台定居天花湖;三夫人生前除了洗手,不碰水,識字、抽水煙筒,出門時乘坐四人扛抬轎子,傳說隨從三百人。番王及其夫人所留下的官服、官帽與配劍今散佈各地子孫處,潘貴葉今遷居頭屋村。而此村潘姓居民甚多,或許與番王或曲洞村貓閣社道卡斯族人有關。
飛鳳村面積8.1510平方公里。
獅潭村
位於頭屋西北方,以老田寮溪南與頭屋村為鄰、東南接象山村,東部則與北坑村相接;北方與造橋鄉豐湖村為鄰,西方則為後龍鎮豐富里,位置正好是頭屋鄉往後龍、造橋等地的要衝。日據時代舊名「外獅潭」,蓋因區內有一山形似獅頭,且村中原有一深潭(已成水田)故曰獅潭,又為了與獅潭鄉區別,因其位置較西,故名之「外獅潭」,民國三十五年改為獅潭村。日據時期外獅潭庄區域包括今獅潭村與北坑村。
根據苗栗縣志記載,「乾隆二年(一七三七),王德珪建東興庄。」應為本村最早的開發記載,而本村的開發應從東興庄(今名中興庄)處開始;台灣舊地名之沿革記載,「道光元年(一八一九)廣東梅縣坑美池人陳特賢等人來墾於此,光緒三十一年築堤以禦後龍溪之氾濫,並鑿後龍圳,使堤外積水之地變為美田。今居民多陳姓客家人,從事農業。」
獅潭村面積4.5230平方公里。
北坑村
本村位於錦水丘陵中,老田寮溪北岸之流北坑溪谷中的聚落,因在老田寮溪以北,乃稱北坑;除了北坑外,本村尚有田窩地區,也屬老田寮溪流域。
北坑地區據台灣舊地名之沿革記載,道光十二年(一八三二)有客籍墾民連阿慶兄弟三人,從廣東省陸豐縣入墾銅鑼,後來在遷至此地開墾。光緒十九年編撰的苗栗縣志中已有北坑庄的記載,此時本村墾戶已多,以曾、連、李、林姓為多。此外,本村大部分地區為苗栗六庄的放牛埔,農閒時期牛群趕至此地任其自行覓食,苗栗縣志記載,「新苗分治前,北坑田埔為明志書院膏伙,年收租谷二六五石,分治後苗栗設英才書院」,光緒十六年(一八九○) 「湯數梅(廩生)以北坑本苗邑管轄,捐贈者又為苗民,請撥歸苗邑做書原膏伙,經知縣林桂分詳部院劉銘傳核准,隨招庄民謝永安承耕,每年收租谷三二五石。」日據時期,曾、連兩姓與李、林兩姓間各自發生糾紛,爭議的土地均為日方政府裁定充公為學有地,這也是本村多學產地的由來。連家不久便將土地賣給傅家,遷移至苗栗地區。
北坑村面積3.9970平方公里。
明德村
以老田寮溪為界,溪北舊名老田寮,溪南舊名仁隆,為六十七年撤村併入明德村。光緒十九年苗栗縣志中已有老田寮庄的記載;地名由來有二說:一說指老田寮為該區最早開發處,因在田邊築有工寮,故曰老田寮;另一說則指本區昔日植有荖滕,為家具原料,農人在此築寮居住,而得名。仁隆原位於老田寮溪南側滑走坡,據傳初作興隆庄,後改為仁隆,寓意吉祥;仁隆區的開發根據永春宮牆壁上記載,肇始於道光二十七年(一八四七),墾首羅錫光率兄弟五人來台,初居於田寮庄(今苗栗市福星里),後聞此地曾有漢人墾戶六成安苗栗六大股份開闢,因故中途放棄,乃與兄弟到此,合力開闢,墾名出為金錫茂,後易名為砂坪,即後來的仁隆村。據當地人表示,仁隆村在明德水庫興建前,河岸平原較對岸的老田寮寬闊肥沃,昔日良田百餘公頃,居民也較北岸富裕。
今名則得自老田寮地區的明德宮,而該區的大伯公位於自來水管理處的西側,是當年墾戶最早開發的地區。民國七十二年記錄,老田寮地區居民以徐、謝二姓最多。
明德村面積11.6400平方公里。本鄉著名特產-明德茶即產於此地,為台灣三大名茶之一。
鳴鳳村
位於老田寮溪南岸支流枋寮溪上游坑谷,海拔高度約三百公尺,因山谷彎曲狹窄,為本鄉較晚開發的地方,在沈茂蔭撰輯的苗栗縣志中未有成庄記載,或許有其民宅零散、不易成庄有關。舊名枋寮坑,舊大字原作東山湖,蓋因此區東方有一連三個山間小盆地得名;枋寮坑在枋寮坑溪最西側地區,早期有木匠入山,在此搭建鋸木工寮而得名。日據時期本村已獨立設庄或保。因此地山形似鳳,命名為鳴鳳山,今村名便是由此而來。民國六十七年,原仁隆村一鄰倂入。
本區之開發根據涂天然先生表示,約一百六十餘年前,徐阿新最早進墾二湖地區;三湖地區則有楊梅人士賴阿明、蔣阿和、葉木權進入開發;至於番仔寮一帶則由謝奕貴開發。本區早期以木材業為主,日據時期發展礦業,以煤礦、玻璃砂為主,興盛時期,此地曾被稱做小上海,燈紅酒綠、徹夜歌舞;而在頭屋村到象山村之間,也因著這裡的礦砂,設立了相當多的玻璃工廠只是好景不長,煤礦或玻璃砂礦業今已冷落蕭條、不復當年盛況。今居民以涂、徐兩姓居多。
鳴鳳村面積9.4626平方公里。